嬰兒用品黑榜

  嬰兒用品黑榜,請停止傷害寶寶

     寶寶是夫妻愛情的結晶,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,無論是吃的、用的我們都想給ta最好的。這種心情叨叨G非常理解。

  有種在商家中廣為流傳的說法,“女人和孩子”的錢是最好賺的。也對,哪個家長不願意自己家寶寶享受到最好的待遇,吃到最有營養的食物呢!

  但,並不是所有你認為好的東西,寶寶就一定需要,而且還有可能危害到寶寶的健康。

  

 01

  喂葡萄糖水

  很多地方流行給沒開奶前的新生兒喂葡萄糖水、或在寶寶平時飲用的白水中加葡萄糖,甚至認為喝葡萄糖水可以為黃疸寶寶退黃……

  妊娠糖尿病的產婦生出的寶寶,有時會發生新生兒低血糖,只有在醫學指征情況下,才能給寶寶使用葡萄糖,而且是在醫生的指導下。通常健康正常的寶寶,是不能隨便給寶寶喂葡萄糖水的。

  因為葡萄糖屬於單糖,沒有低糖的寶寶口服後會使體內血糖升高,出現胰腺和腎髒應急的情況,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。

  再次,生理性黃疸的寶寶,需要增加喂養量,通過增加排便量來去黃。而口服葡萄糖在腸道內不需要消化直接被身體吸收,只會增加血中的葡萄糖含量,不會增加排便量,對寶寶去黃沒有任何效果還有害健康。

  02

  紅、紫藥水

  紅藥水是一種很古老的有機汞防腐藥,之前主要用於淺表創面皮膚外傷的消毒,而且使用頻率還很高。

  但是,紅藥水的消毒作用很有限,而且對汞過敏的還會引起接觸性皮炎,裏面的汞透皮吸收後,對人體同樣會造成傷害。

  紫藥水又叫龍膽紫溶液、甲紫溶液,研究證明裏面含有的堿性染料是一種致癌物質,而且塗抹在破損的皮膚上面,還會留下斑,影響美觀。

  寶寶皮膚輕微擦傷時,不需要使用任何的消毒劑,只要用幹淨的清水沖洗一下就好。

  如果有輕微流血的情況,可以選擇無刺激、較安全的碘伏,用棉簽蘸碘伏輕輕擦拭傷口,就可以了。

  03

  奶粉伴侶

  市面上有很多宣稱具有清火調腸胃的奶粉伴侶,但是,事實上這些奶粉伴侶對寶寶來說根本就是有害無益的,吃後只會增加寶寶的身體負擔,給健康帶來風險。

  另外,沖奶粉的時候先放水後放奶粉,並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比例進行沖泡即可。

  04

  嚼食喂寶寶

  早前生活條件差,沒有輔食研磨器等輔食加工工具,再加上家長健康意識差,很多人喜歡將大人的飯嚼碎後喂給寶寶。直到現在,還有很多人沿用這種老辦法。

  嚼食喂寶寶,很容易將幽門螺杆菌和齲齒菌傳給孩子。

  除了不嚼食喂寶寶外,寶寶的餐具也應該專用,不能和大人的混用,也不要喝寶寶杯子裏的水等,健康喂養方式從小事做起。

  05

  骨密度檢查

  很多人通過給寶寶做骨密度檢查來確定是否需要補鈣,這種做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。

  而且,正處在生長階段的寶寶,如果骨密度值偏低的話,是快速生長的信號。家長一定不能以此來認為寶寶就缺鈣,從而盲目補鈣。

  06

  遊泳脖圈

  給寶寶使用脖圈遊泳,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。因為,寶寶的脖子是非常柔軟的,套上脖圈很容易對寶寶稚嫩的脖頸造成傷害。

  而且,脖圈大多數都是塑料制品,緊貼在寶寶的皮膚上,很容易引起過敏或在摩擦中引發皮炎;如果脖圈過緊的話,還會對寶寶的氣管造成壓迫。

  同時,脖子上的頸動脈竇如果不小心被脖圈壓到的話,很可能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,引起心率減慢血壓下降的症狀,甚至引起休克。

  07

  蠟燭包

  “蠟燭包”現在很多家長小時候都有過親身經曆,以為把寶寶用長布條捆住腿,而且越緊越好,讓寶寶無法動彈,這樣就可以保證寶寶的腿又長又直,沒有羅圈腿。

  其實,這是大錯特錯的,首先大家要知道導致羅圈腿的真正因素。

  ? 發育性因素。缺乏維生素D從而引起體內鈣、磷代謝紊亂,而產生的佝僂病表現;

  ? 過早站立或學步。寶寶過早站立或學步,因其骨骼發育無法適應運動強度,也容易導致“O型腿”;

  ? 遺傳因素。

  而且,綁住寶寶後很不利於腿部的正常發育,還會存在發生髖關節脫位的風險。

  08

  發燒酒精擦浴

 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,用酒精擦身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。

  寶寶皮膚薄嫩,通透性較強,角質層發育不完善,皮下血管豐富,血液循環旺盛。

  同時高溫持續狀態時,寶寶的全身毛細血管都處於擴張的狀態,毛孔張開,這時對塗在皮膚表層的酒精有較高的吸收和透過能力。

  酒精將會透過肌膚被血液吸收,寶寶肝髒功能發育好不健全,很容易產生酒精中毒。

  09

  燙傷塗抹醬油

  好動的小寶寶很容易被燙傷,只要溫度超過50℃,數秒內就會對寶寶的皮膚造成嚴重的損害。

  由於家長對燙傷處理認識錯誤,很多人選擇使用醬油、鹽水、香油或牙膏等塗抹在燙傷處,這樣做不但沒有任何作用,還會加重寶寶的傷情。

  寶寶燙傷的正確處理方式是,應該是“沖-脫-泡-蓋-送”五個步驟。

  沖:小燙傷,立刻用流動自來水沖30分鍾左右(別怕浪費水啊,別直接上冰塊);

  脫:如果燙傷部位有衣物,要在冷水中去除衣物,必要時剪開,別硬脫。(千萬別弄破水泡啊);

  泡:用幹淨的冷水繼續浸泡燙傷部位,10-30分鍾,可以緩解疼痛;

  蓋:藥店賣的無菌紗布,覆蓋患處,保證燙傷部位清潔,少感染;

  送:前面步驟處理完後,如是嚴重燙傷還必須及時送醫。

  10

  臍疝綁硬幣

  有些寶寶腹部很鼓,當寶寶哭鬧時,臍部有一塊凸出。家長為了“治療”臍疝,而將硬幣綁在肚臍上或者是綁疝氣帶,這些做法對寶寶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傷害。

  寶寶臍疝一般不嚴重,多數會在1~1.5歲自行緩解。

  家長不需要做額外多餘的事情,不要對凸出部位做任何施壓的事情,可以盡量在寶寶哭鬧時積極安撫,減少哭鬧時間。

  11

  氫氣球

  每次帶寶寶去公園或廣場,都會被各種造型可愛的卡通氫氣球所吸引,也會忍不住買給寶寶,但就這一個小小的氫氣球,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。

  由於氫氣比惰性氣體如氦氣廉價,因此市面上銷售的基本上都是氫氣球。氫氣與其他物體摩擦產生靜電及遇到明火時,容易發生爆炸或燃燒。

  另外,市面上賣的五顏六色的小販的氣球,大多都是充氫氣的氫氣球。

  12

  幹燥劑

  很多食物或者玩具裏面都有幹燥劑,一些家長打開包裝後不注意,就被寶寶拿去玩耍,可幹燥劑真的不是好玩的。

  如果被寶寶誤食生石灰幹燥劑,其強堿性具有極強的破壞性,會很快的腐蝕皮膚及食道。

  入眼的話極易造成失明,而放在裝有水的瓶中,搖晃瓶子就會發生爆炸,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是非常!非常!危險的。

  13

  紐扣電池

  很多電子產品和寶寶的玩具,都是用紐扣電池來供電的。寶寶拿著玩具把玩時,一旦扣掉玩具上的紐扣電池放在嘴裏吞下的話,將會對寶寶產生致命性的危害。

  紐扣電池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發生化學作用,在數秒內就能對人體產生電化學腐蝕燒傷。

  紐扣電池一旦進入食道,寶寶要經曆短則半年,長則2-3年的痛苦治療,效果還不一定很好。

  而且,如果紐扣電池進入人體時間較長的話,電池就會從越來越大的穿孔中掉進胸腔,腐蝕心髒及血管,導致致死性大出血。

  所以,為寶寶選購玩具的時候一定要看好電池的閉合性,注意細小物件和產品的安全性等。

  14

  泡大豆(海洋寶寶)

  市面上還很流行一種叫泡大豆的玩具,也被稱為海洋寶寶。這種色彩鮮豔具有彈性的小球很容易被寶寶誤以為糖果而誤食。

  海洋寶寶的主要成分是,有害的化學物丙烯腈和丙烯酸酯。誤食後不僅會導致寶寶中毒,還容易在消化系統內吸水膨脹,造成寶寶腸梗阻和腸粘連等。

  所以,家長一定不能因為其好看的外觀就購買回家,更不要放在寶寶能接觸到的地方,以免發生危險。

Komentariši